搭建光储充系统
- 学习
- 2024-12-04
- 360热度
- 0评论
利用市面上的DC/DC模块搭建光储充系统,需要根据光伏(PV)发电、储能系统(Battery)、充电桩(EV Charger)和直流母线的功能需求,合理选择模块并设计整体架构。以下是一个从架构设计到模块选型与搭建的详细流程:
一、光储充系统总体架构
光储充系统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功能单元:
- 光伏发电单元(PV)
- 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,通过MPPT算法优化输出。
- 输出接入DC/DC模块,并连接到直流母线。
- 储能单元(Battery)
- 储能系统通过双向DC/DC模块与直流母线连接。
- 在光伏发电过剩时充电,负载需求高时放电。
- 充电单元(EV Charger)
- 通过DC/DC模块为电动车充电。
- 通常需要恒压或恒流输出,满足不同车辆的充电需求。
- 电网接口(AC/DC转换)
- 与电网双向连接,作为能量输入或辅助供电。
- 直流母线
- 作为整个系统的能量汇集点,通常电压等级为380V、750V等。
二、所需DC/DC模块功能和选型
1. 光伏(PV)DC/DC模块
- 功能:
- 支持最大功率点追踪(MPPT)。
- 输出与直流母线电压匹配。
- 选型要求:
- 输入电压范围:光伏组件开路电压到最大功率点电压。
- 输出电压范围:直流母线电压(通常380V或750V)。
- 功率等级:根据光伏阵列设计功率选定(如10kW、30kW)。
- 推荐模块:
- Victron Energy Buck-Boost DC/DC转换器。
- TDK-Lambda i7C系列(支持宽输入)。
2. 储能系统DC/DC模块
- 功能:
- 双向DC/DC功能,支持电池充放电。
- 与电池管理系统(BMS)协同,确保电池安全。
- 选型要求:
- 输入电压范围:电池组电压(如48V、96V、200V)。
- 输出电压范围:直流母线电压。
- 支持恒压/恒流模式。
- 推荐模块:
- Infineon EVAL_3K3W_TP_PFC_SIC(支持高效双向转换)。
- Delta Electronics DCDC系列。
3. 充电桩DC/DC模块
- 功能:
- 提供稳定的恒压或恒流输出。
- 满足车辆电池需求(如400V或800V充电系统)。
- 选型要求:
- 输入电压范围:直流母线电压。
- 输出电压范围:车辆充电电压范围(如200V-800V)。
- 功率等级:单桩最大充电功率(如30kW、60kW)。
- 推荐模块:
- ABB DC Wallbox电源模块。
- Keysight E3600系列(用于实验环境或低功率需求)。
4. 电网AC/DC模块
- 功能:
- 将AC电网电能转化为直流母线电能,支持双向功率流。
- 选型要求:
- 输入电压范围:三相380V或单相220V。
- 输出电压范围:直流母线电压。
- 推荐模块:
- Siemens SINAMICS系列。
- Delta PFC AC/DC模块。
三、光储充系统设计流程
1. 确定系统规格
- 光伏系统:
- 确定光伏组件总功率和电压范围。
- 储能系统:
- 选择电池容量与电压(如96V 200Ah或400V 100Ah)。
- 充电桩:
- 决定单桩功率(如30kW)及最大桩数。
- 直流母线:
- 设计母线电压(如380V或750V),并考虑系统扩展性。
2. 模块选型与配置
- 光伏DC/DC模块:按光伏组件功率匹配模块数量。
- 储能DC/DC模块:按电池组电压和母线电压匹配规格。
- 充电桩DC/DC模块:确定每个充电单元需要的DC/DC模块数量。
3. 控制系统设计
- 中央控制器(EMS):
- 实现光伏发电、储能充放电、负载供电的智能调度。
- 利用CAN或Modbus协议与各DC/DC模块通信。
- 模块控制策略:
- 光伏:基于MPPT算法调节输出功率。
- 储能:根据母线电压和负载需求动态调整充放电。
- 充电桩:根据车辆电池需求调节输出。
4. 安全保护设计
- 过压/欠压保护:保护直流母线及各模块。
- 过流保护:避免模块过载。
- 绝缘监测:确保系统电气安全。
5. 热管理与效率优化
- 散热设计:根据模块功率和效率规划散热器或风扇。
- 效率提升:选择高效率DC/DC模块(效率95%以上)。
四、搭建光储充系统的步骤
- 硬件搭建
- 光伏组件通过汇流箱连接到光伏DC/DC模块。
- 储能系统与双向DC/DC模块连接。
- 充电桩通过DC/DC模块与直流母线连接。
- AC/DC模块连接电网和直流母线。
- 通信与控制
- 配置EMS,与DC/DC模块通信,实时获取电压、电流、功率等数据。
- 调整控制参数,测试模块协同工作效果。
- 调试与测试
- 模块测试:分别测试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模块的运行状态。
- 系统联调:检查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和能量分配策略。
- 负载测试:模拟不同负载条件,确保系统运行可靠。
五、示例配置
假设设计一个30kW光储充系统:
- 光伏组件:10kW × 3组,开路电压600V,MPPT电压450V。
- 储能系统:200V电池组,容量100kWh。
- 充电桩:30kW,单口支持800V快充。
- 直流母线:750V。
模块选型:
- 光伏DC/DC:Victron Energy Buck-Boost模块,输入450V,输出750V。
- 储能DC/DC:Infineon双向DC/DC模块,输入200V,输出750V。
- 充电桩DC/DC:Keysight 800V模块,输入750V,输出200V-800V。
控制策略:
- EMS根据实时负载需求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,优先使用光伏供电。
- 在夜间或光伏不足时,电网AC/DC模块作为补充。
通过市面上的DC/DC模块,结合合理的设计与调试,可以快速搭建一个高效的光储充系统,并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。如果需要更详细的模块型号或配置建议,可以进一步探讨!